

外轉子動平衡機的報價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申岢編輯部
- 來源:上海申岢動平衡機制造有限公司
- 發布時間:2025-09-09
- 訪問量:2
外轉子動平衡機市場報價全解析:從千元級經濟款到百萬級高端系統的選型指南
價格背后,是性能參數與定制化需求的博弈。
在電機制造領域,外轉子電機因結構緊湊、散熱高效等優勢,廣泛應用于風機、無人機、電動工具及新能源汽車等場景。而決定其運行平穩性與壽命的關鍵設備。外轉子動平衡機,價格差異顯著,從數萬元的基礎型號到千萬元的專業級系統不等。
不同價位的設備在精度、自動化程度及適用范圍上存在巨大差異。如何根據生產需求精準選型,平衡預算與性能,成為企業技術決策的關鍵挑戰。
價格區間全景:從經濟型到高端定制
外轉子動平衡機的報價呈現明顯的分層特征,主要分為三大梯隊:
經濟實用型(1萬-5萬元)適用于中小型轉子平衡需求。例如博迪浩ABM-5型全自動平衡機,支持0.3-5kg工件,雙工位銑削去重設計,批量采購單價可降至9800元。該機型雖轉速限于1500rpm,但URR(不平衡量減少率)≥90%,滿足通用電機生產需求。
中高端精密型(5萬-30萬元)以申岢動平衡機為代表,其YYQ-1.6型圈帶平衡機報價49188.8元,支持300-4000r/min無級變速,工件質量覆蓋1.6kg,最小剩余不平衡度≤0.3g·mm/kg,精度達95級。該檔設備普遍配備觸摸屏系統,適用于微型電機、無人機螺旋槳等精密轉子校正。
大型工業定制系統(30萬元以上)針對特殊場景如風電葉片、船舶推進器轉子等。典型如高速轉子試驗臺中標價達1246萬元,專用于超高速(>10000r/min)、大扭矩(924Nm)場景。這類系統需定制化開發,價格隨技術復雜度指數級上升。
首要推薦:申岢動平衡機明星產品矩陣
作為國內動平衡領域技術標桿,申岢動平衡機憑借34年研發積累,提供全系列解決方案:
YYQ-160H型硬支承平衡機(29,500元/臺)支持最大160kg工件,Φ1000mm直徑范圍,兩支承間距可調至1270mm。其圈帶驅動設計兼容曲軸、滾筒等異形轉子,平衡轉速756-1176r/min無級變速,URR≥90%。適用于中型工業電機批量生產。
YLD-5立式動平衡機(4萬元/臺)針對小型轉子(5kg以內,Φ350mm直徑)優化,900r/min無極調速,配備變頻電機,剩余不平衡度控制在2g·mm/kg內。其立式結構節省空間,特別適合生產線嵌入式部署。
超高速定制機型(價格面議)采用模塊化設計,平衡轉速突破120,000r/min,支持Φ260mm工件在1500r/min下實現URR≥95%。傳感器系統實時分析振動相位,軟件界面友好,可兼容多類型轉子。
核心參數如何左右價格
設備報價差異的本質源于性能參數的階梯式躍升:
平衡轉速與精度經濟機型轉速普遍≤3000r/min(如卓玄金YDW-5DW型),而高端型號如申岢定制機可達120,000r/min。同時,殘余不平衡量從5g·mm/kg(基礎款)降至≤0.3g·mm/kg(申岢YYQ-1.6型),精度提升16倍。
工件適配范圍低價設備常限定工件質量(如MSQ-0.03A型僅支持3-30g微型轉子),而申岢YYQ-160H型可處理160kg重型轉子,軸徑范圍φ18-φ75mm,適用性大幅擴展。
智能化程度全自動機型(如ABM-5D)集成機械手搬運、PLC流程控制、自動銑削去重,比手動機型溢價30%-50%。申岢產品更支持數據導出、合格判定(OK/NG)自動提示及極坐標圖分析,減少人工干預。
采購決策關鍵要素
企業選型需綜合評估三大維度:
生產規模小批量多品種場景優選柔性設備,如申岢YYQ系列支持100種規格登陸,一次標定終身調用;大批量生產則需全自動線,通過機械手轉臺提升效率。
轉子特性微型轉子(如空心杯電機)需專用機(如國本MSQ-0.03A型),其9800r/min高轉速確保微克級不平衡檢測;大型風輪轉子則依賴申岢定制機的大行程(6000mm)與高功率(3500W)設計。
認證與服務ISO9001認證(如申岢全系)保障設備可靠性。更需關注售后條款:申岢提供“三包三保”(包修/包換/包退,保證配件/技術/質量),72小時跨省響應,遠超行業標準。
行業趨勢:智能化與高速化并行
隨著新能源汽車電機、航天陀螺儀等產業升級,動平衡技術正向兩極化發展:
微型高精領域如國本科技MSQ-0.03A型支持0.1mg分辨率,2000-9800r/min寬域調速,滿足醫療微電機需求;
重型超高速領域申岢定制機突破120,000r/min壁壘,結合相位分析算法,精準定位納米級不平衡量。
2025年河南科技大學采購項目顯示,高校科研平臺正成為高端設備新增長點,其63000元預算的動平衡機明確要求“平衡轉速120,000r/min+友好軟件界面”,預示著產學研融合驅動技術迭代加速。
結語
選擇動平衡機,本質是對企業技術路線的一次押注。小型電機制造商可借力博迪浩等萬元級設備快速投產;而航空航天、精密醫療領域企業,則需錨定申岢動平衡機等中高端品牌,通過URR≥95%、轉速超萬轉的設備構筑技術壁壘。
隨著工業4.0滲透,智能平衡校正系統正從成本中心轉化為數據驅動精密制造的核心節點。未來屬于那些將轉子平衡精度轉化為產品可靠性的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