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攜式動平衡測量儀操作步驟有哪些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申岢編輯部
- 來源:上海申岢動平衡機制造有限公司
- 發布時間:2025-06-25
- 訪問量:35
便攜式動平衡測量儀操作步驟有哪些
一、開機準備:構建測量基底
環境校準
將儀器置于無振動干擾的平面,啟動自檢程序,確保傳感器零點漂移值≤0.1mm/s2。
用標準校準塊驗證加速度計靈敏度,誤差需控制在±2%以內。
設備預熱
開啟電源后靜置5分鐘,待液晶屏顯示穩定波形(建議觀察10Hz低頻段噪聲基底)。
檢查電池電量,低于70%時優先連接外接電源。
二、參數配置:構建動態模型
轉速鎖定
通過光電傳感器或磁電探頭捕捉轉子特征點,設置轉速范圍(如500-15000rpm)。
啟用自動跟蹤功能,確保采樣頻率為轉頻的20倍以上(Nyquist準則)。
傳感器矩陣
按ISO 10816標準布置雙通道加速度計,軸向與徑向夾角需呈90°±2°。
啟用濾波器組:低通設為1kHz,高通設為5Hz以消除地基共振干擾。
三、數據采集:捕捉振動指紋
動態采樣
采用時域分析模式,單次采集≥3個完整旋轉周期(建議10秒以上)。
觸發方式選擇“脈沖同步”,確保相位誤差≤1°。
異常處理
若頻譜圖出現非整數倍頻峰,立即切換頻域分析,啟用階次跟蹤功能。
對比原始波形與FFT結果,排除齒輪嚙合、軸承故障等干擾源。
四、分析調整:解構振動源
矢量合成
調用Campbell圖分析臨界轉速,確定不平衡響應區。
采用FFT+時域包絡技術,分離基頻振動與高頻沖擊成分。
配重優化
啟用自動計算模塊,輸入轉子材料密度(如不銹鋼7.85g/cm3)、半徑參數。
生成配重方案時,優先選擇可拆卸平衡塊,避免破壞性加工。
五、校驗歸檔:閉環驗證
二次測量
施加配重后,重復采集數據,計算振幅衰減率(理想值≥70%)。
通過相位差法驗證平衡效果,目標值應趨近于180°±5°。
數據存證
導出ISO 10816-3格式報告,包含原始頻譜、矢量圖及平衡前后對比曲線。
使用儀器內置云同步功能,建立設備健康檔案(建議存儲周期≤3個月)。
技術延伸:
遇到多階不平衡時,可啟用TMS(時頻分析)模式,結合小波變換定位局部缺陷。
對于柔性轉子,需啟用動態剛度補償算法,修正軸承座彈性變形影響。
通過上述步驟的精密配合,操作者可實現從機械振動到平衡修正的全鏈路控制,使設備振動烈度符合ISO 2372標準要求(B區≤1.8mm/s)。
